译者的差异观与融通策略

返回首页
1
1
2
2
3
3

论译者的差异观与融通策略

封一函


原载于《中国翻译》


摘 要:本文在跨文化语境下考量译者的素养,将其视为对差异的会通之道,进而引申为一种悟性。译者素养表现为对文化差异的融通和融会能力,将差异作最小化处理的要义是把普适化和本土化作为差异的两个融合点,而不仅仅是两种翻译策略,从而形成有机的内外兼顾模式,使文化的可塑性得以充分体现。作者认为,差异观的构建涉及到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如何培育译者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自主的价值担当意识。
关键词:差异;悟性;普适化;本土化  
————————————————————————————————————
论文选段:
 

enlightened译者的悟性源自语言的本能属性。译者在语言之间行走,自然会迷恋于语言的表象,迷恋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表面差异,但如果否认译者有悟性可言,就等于否认了语言所具有的本能属性。

enlightened 后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打破文化单边主义和文化霸权,反对披着普适价值观外衣的西方中心主义,甚至是披着全球化外衣的美国化。在中国推崇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出于某种文化忧虑,担心中国的文化被西方忽略,因为这种文化有其特殊性,如果我们自己也忽略,似乎就很不应该,而且被认为是很危险的。甚至还流行一种说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的文化学者倾向于过度强调差异性,竭力彰显本土文化的特殊性,这实际上与过度把西方文化神话化呈现为两个极端。

enlightened  如果说cross-cultural是指对某个文化群体中的现象进行提炼,然后与另一种文化的相关现象进行比较,考察相似与差异性,那么transcultural则是更关注那些超越文化界线的现象、信仰、定义,比如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虐待儿童、性虐待、家庭暴力、乱伦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城市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具有通约性和交互效应,不能跨越的其实也不需要跨越,能跨越的则不能称之为跨越。

enlightened译者首先必须是虚怀若谷的世界公民,如果外语教育承担培养世界公民的任务,是学习者再社会化(resocialisation)的过程,包括审美观的再社会化,文化意识的再社会化,价值观的再社会化等等。那作为译者,更是担当的、需要真正现身的世界公民。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那种适应新的环境的再教育或洗脑,而是一种成熟化、提升化的再教育。这种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某种境界。


 

返回首页